太原癫痫病医院:婴儿痉挛症的病因分析
作者:太原癫痫病医院 浏览次数: 次

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 IS)是儿童时期一种较为常见的难治性癫痫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痉挛发作、高度失律脑电图(EEG)伴精神运动发育延迟或倒退。就其病因而言,临床上将其分为症状性和隐源性两大类;但这种分类有其相对性,随着医疗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原来属于隐源性IS有可能会被认为是症状性IS。现有研究认为症状性IS的病因主要包括缺血缺氧性损伤、神经皮肤综合征、脑发育不全、先天性代谢缺陷、宫内或生后的感染、颅内出血、中枢系统感染、血管性疾病等。现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3年12月住院的116例IS患儿的病因,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01. 一般资料
116例患儿均为2011年5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符合IS诊断标准的患儿,且均经3~12 h视频脑电图(VEEG)证实,并要求有完整的病史、孕娩史、家族史;有头颅CT或MRI检查资料,其余检查则根据临床提示症状选择;对于未查出病因的隐源性IS有17例经家属知情同意后行Agilent人类全基因组CGH微阵列检查。我们采用Lux提出的IS诊断标准:痉挛发作,EEG高度失律,伴精神运动发育延迟或倒退。对符合上述标准的116例IS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02.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中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数表示,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必要用校正χ2检验;以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16例患儿按照ILAE癫痫病因分类:隐源性IS为38例(32.76%),症状性IS为78例(67.24%)。男83例(71.55%),女33例(28.45%)。起病年龄从1个月~ 3岁8个月不等;发病年龄<3个月的为20例(17.24%),3~12个月的为76例(65.52%),>12个月的为20例(17.24%);发病年龄≤6个月的患儿中,症状性IS的所占比为76.39%(55/72)明显高于发病年龄>6个月的52.27%(2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城市患儿68例(58.62%),乡村患儿48例(41.38%)。见表 1。
在38例隐源性IS中,经家属知情同意后接受人类全基因组CGH微阵列检查17例,未发现一例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异常。
在78例症状性IS中,外部性脑积水13例、脑白质发育不良8例、胼胝体发育不良6例、巨脑回畸形5例、结节性硬化症6例、产时缺氧缺血20例、产时颅内出血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6例、三叉神经血管瘤3例、头颅外伤2例、捂热综合症1例、中毒性脑病1例。按Ohtahara等将症状性病因分为产前、产时和产后因素,则产前因素38例,占症状性IS的48.72%,产时因素27例,为34.62%,产后因素13例,仅16.67%;见表 2。若按Poulat等将症状性病因分为两大类,即急性围产期和产后脑损伤为获得性病因(Acquired pathology)37例,占47.44%;脑部发育畸形、遗传和代谢性因素为发育性病因(Developmental pathology)41例,达52.56%。
78例症状性IS中,性别、起病年龄间致病因素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起病年龄≤6个月的IS的产前因素及产时因素构成比89.09%(49/55)高于起病年龄>6个月的69.57%(16/23),两年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产时因素构成比44.68%(21/47)明显高于乡村IS的19.35%(6/31),而城市IS的产前因素构成比38.30%(18/47)则明显低于乡村IS的64.51%(20/31),但产后因素构成比17.02%(8/47)与乡村IS的16.12%(5/31)相似。见表 3。
讨论
IS作为一种癫痫性脑病,其发病率为1/2 000~1/3 000,目前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且远期疗效及预后仍较差。即使能够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在5岁时仍有75%~90%存在发育落后,50%~60%出现癫痫复发。由于IS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病因。因此IS的病因诊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IS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116例IS患儿中,隐源性IS占32.76%(38/116)。一般认为在癫痫性脑病包括IS中具有较高的CNV异常,推荐为原因不明的癫痫性脑病的一线或首选遗传学筛查,本组原因不明的IS中有17列进行了全基因组CGH微阵列检查,均未发现一例存在由于染色体微重复或微缺失所致的CNV异常。已有研究CNV的阳性报道差异很大,Du等报道CNV异常阳性率高达30%(14/47),但这47例IS中有12例存在脑结构异常或其他先天性畸形。Michaud等发现在原因不明的IS中则只有7%(3/44)CNV异常,提示不同的病例选择CNV阳性率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还有可能存在遗传和结构病因并存现象,即遗传异常所致的脑结构异常或其他先天性畸形。本组资料未发现CNV异常可能与所检测的病例量较小,同时未检测已发现脑结构异常病例有关。
本组资料显示,症状性IS高达67.24%(78/116)显著高于隐源性IS的32.76%(38/116),这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似,即按照ILAE病因分类,各国研究基本相似,均以症状性IS居多。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在症状性IS中,起病年龄≤6个月者为76.39%明显高于>6个月的52.27%(P=0.007),这与Poulat等的研究发现相仿,一般认为起病年龄越早,存在严重脑结构异常或遗传缺陷的风险越高,预后也越差,特别是≤3个月的早发性IS则更为明显。
在症状性IS中,如果按照Mastumoto等依病因的时间分类,本研究以产前因素最高,占症状性IS的48.72%;且产前、产时因素合计更高达83.33%,这与文献报道的79.53%~88.64%相近,提示产前、产时因素是IS的最主要病因,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发病年龄≤6个月的症状性IS患儿产前、产时因素更为明显,达到89.09%,明显高于起病年龄>6个月患儿的69.57%,提示不同文献报道存在的差异可能主要与入选病例存在一定的起病年龄差异有关。此外,研究还发现城市患儿的产前因素占38.30%明显低于农村患儿的64.51%,而城市患儿的产时因素占44.68%则显著高于农村患儿的19.35%(P均<0.05)。这可能与我省妇幼保健和产科医疗服务能力存在城乡的发展不均衡有关,农村地区孕期保健薄弱、卫生条件差等相对要多于城市,而城市特别是省会及设区市产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的救治水平相对较高,各种高危儿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率明显高于农村,然而这些婴儿却都有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脑损伤,从而有可能导致IS的发生。本研究资料中男性71.55%(83/116)明显高于女性的28.45%(33/116),这与文献报道相符。
虽然I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IS的发生并非与某种特定的病因相关,研究发现患儿外伤后早期癫痫发作与其密切相关,与患儿在遭受脑损伤时所处的发育阶段所具有的易感性相关。由于IS的发病与脑损伤的时间密切相关,因此推测两者间存在某种关联,Chrstensen和Melchior据此提出IS发病主要受两种因素影响,即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度与患儿年龄,当前者落后于后者时则出现IS。
若按Poulat等提出的病因分类则获得性病因占症状性IS的47.44%,其中以缺血缺氧性脑病最多,其后依次为颅内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育性病因为52.56%,以外部性脑积水最常见,其后依次为结节性硬化、脑白质发育不良和胼胝体发育不良。倘若按此分类方法计算已有文献报道,则症状性病因为26.0%~42.5%,发育性病因达49.6%~74.0%。提示发育性因素均超过获得性因素,但本组资料数据更接近Osborne等和Poulat等的研究结果。随着新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的不断涌现和相关技术的不断改进,人们对IS的病因认识也在不断深化,Paciorkowski等也提出了IS的遗传与生物学分类方法,Poulat等发现磁共振成像(MRI)就可以检出40%病例,诸如缺血缺氧性脑病、脑血管病变、结节性硬化、无脑回畸形及其他发育畸形等,对于首次MRI未发现异常不能明确病因者,2年后复查MRI还有7%的病例可能发现如皮质异位等病因,提示MRI在IS的病因诊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也进一步佐证了上述观点。
综上所述,IS的病因以症状性为主,在症状性IS中则以产前因素或发育性居多,且年龄越小产前、产时因素越明显,农村产前因素高于城市,城市则产时因素高于农村。尽管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丰富了IS的病因诊断,但MRI在IS的病因诊断方面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太原癫痫病医院始建于1982年,是一所集临床、防治、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癫痫病专科医院,是由国家卫生部门批准的市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医联体单位,中山大学达安癫痫病基因检测省级示范基地。
太原癫痫病医院响应国家号召,特推出扶贫救助“精准医疗抗癫扶贫”项目援助。针对贫困户癫痫患者,凡有贫困证、低保证及残疾证其中的一个证件,到我院治疗可以享受扶贫援助减免,减免额根据患者就诊情况及家庭情况在500-8000元之间。
1、电话预约:(0351)2112228
2、地 址:太原市南内环街8-1号
推荐阅读 /Recommended reading
- 一帮到底
- 康复案例
- 感谢信